本報通訊員 張俊
“胡師傅,趕緊去看看吧!8號汽車自動取樣機(即機器人“寶羅”)取樣軟管又堵塞了!”中國寶武新鋼集團技術中心南大門取樣班青工劉鵬急匆匆地跑進班組休息室。“走!”鉗工胡清和同事廖小根二話不說,拎起工具包,就趕往出事地點。
該技術中心原料檢驗作業區8號汽車取樣機以新鋼專利為基底研發的粉灰罐車自動取樣機器人,實現了新鋼職工與原料進廠取樣工作的徹底分離,創下行業先例。“寶羅”在新鋼原檢“海關”的崗位上默默堅守、任勞任怨,可是在取樣過程中,由于軟管內樣品高速運轉,與軟管快速摩擦產生較高溫度,導致抽樣軟管軟化、物料堵塞。這下不妙,“寶羅”不能動彈,“趴窩”了。
每次遇到這“添堵”的事,就得有工作人員及時處理。拆管子、清理料斗、套新管……一番操作下來費事又費力,無形之中增加了員工勞動強度,與自動取樣機智能化、高端化的設計初衷背道而馳。
“小根哥,你看咋辦?”“我看每次換管子,不是辦法!得徹底治治了。”胡清和廖小根兩人仔細查看現場后,進行了一番討論。
“寶羅”很受傷,工友來治愈!一場拯救“寶羅”的戰役在原料檢驗作業區取樣機平臺打響。經過一周的苦戰,他們終于研究出成本低、工期短、見效快的方案。哥倆經過多次試驗,確定選取硬質耐高溫管材,從網上淘來一段耐高溫管,包裹在取樣軟管容易燙軟處,這就避免了“寶羅”在上升取樣過程中“胳膊”軟化,徹底解決了物料堵塞問題。這番“神操作”,頗有四兩撥千斤的奇效。
“恰噶,恰噶(方言,指真棒)!”當看到“寶羅”在取樣崗位上運轉自如,取樣工劉鵬、劉強等不約而同發出贊嘆。目前,這項技術已在作業區取樣機器人上全面推廣實施,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取樣效率,為新鋼煉鐵高位順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據測算,這項小改小革直接創效2.26萬元/年,被該技術中心評為2024年小改小革成果三等獎。
《中國冶金報》(2025年01月14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