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提升降成本的效能,要從一滴“油”說起。為了這滴油,河鋼集團張宣科技技術攻關團隊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歷經無數試驗和失敗。這可不是普通的一滴油,它是產線關鍵裝備旋轉的關鍵潤滑材料,如果出現短缺或過渡潤滑現象,可能會導致設備損壞、生產中斷。
近年來,河鋼集團張宣科技牢固樹立成本意識,提倡集約高效,潤滑脂作為日常生產中必不可少的消耗,不僅用于基礎潤滑,更深刻影響設備運行效率。
然而,一件軸承需要多少油品潤滑,潤滑周期又是多久?這沒有具體標準,檢驗潤滑效果的方法更是千差萬別。
哪里有短板就攻關哪里!從“質量提升”落地產線開始,降低關鍵設備潤滑成本這項任務起點源于零。
在生產節奏極其緊張的情況下,如何確保設備潤滑恰到好處,且既不過量又不缺少潤滑?那時,在大家看來,這是一件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巨大的壓力面前,攻關團隊正式和這滴油較上了勁。他們細致觀察設備的運行情況,每次潤滑作業后,設備周圍總會出現一些潤滑脂溢出的情況。這是否意味著設備本身存在問題?為了找出答案,他們迅速聯系了設備維修團隊,更換了密封件,并對壓力傳感器及溢流閥進行了徹底檢查。盡管如此,當設備再次運轉時,仍然有相當數量的潤滑脂溢出。
當有人試圖放棄時,“這點潤滑脂溢出不算什么,不會造成太大的開銷?!?,大伙卻一致認為:“雖然每次溢出看似微不足道,但長期累積下來,將會是一筆可觀的支出?!保@次對話進一步堅定了消除潤滑脂溢出的決心。
守在操作室PLC柜前,無數個夜晚,攻堅團隊苦苦尋找著屬于自己的答案。
他們深入研究了向設備輸入油品的原理,雖然油品的輸入由控制程序管理,但其設計是與設備旋轉同步進行,且每次加油大約持續60秒,潤滑脂供給量偏大,這正是導致潤滑脂溢出的主要原因。
根據這一發現,又通過“增加定時器,設置延時時間”對控制程序進行優化。那么油品供給周期到底設置多長,才能既保證設備潤滑恰到好處?
每一次失敗,都要歸零重新開始。成功,會在哪一次呢?沒有人會告訴答案,或許下次,或許下下次,也或許是第一百零一次。但即便有一萬個放棄的借口,哪怕有一點微光,就要有第一百零一次出發的勇氣!
在增設定時器之后,攻堅團隊電氣技術人員修改延時程序,從原有的60秒、59秒、58秒……一秒又一秒,不斷調整程序,不斷觀察設備運轉情況和油品溢出量。一項項問題,在實際測試中一點點糾正。
最終確定油品供給的延時時間為30秒,有效平衡潤滑系統的壓力波動,保證了每一滴油都是設備旋轉的關鍵潤滑動力。
3月份,該攻堅團隊又立項了《冷卻循環水補給量優化》《油品回收利用攻關》等新課題,將來要讓能源介質有限利用變高效節能,稻花香里說豐年。(王紫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