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述天工粉末材料故事
7月19日晚上19:45時,天工國際粉末冶金材料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2央視財經頻道精心打造的大型工業紀錄片《棟梁之材》之《天工開物》片中震撼亮相。天工粉末冶金材料亮相《棟梁之材》,是對天工粉末材料在“制造強國”戰略地位的肯定,為天工國際專注和加快粉末冶金產業發展注入巨大動力。
制造強國,必是材料強國。材料是工業的基礎,也是制造強國的基石。縱觀全球,包括美國、德國、日本在內,世界制造強國無一例外,都在把材料作為基礎性、戰略性產業重點加以發展,以求在新一輪全球科技戰略競爭格局中占據主動。當前,我國正處于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關鍵階段,材料作為“發明之母”和“工業糧食”,其研發水平和產業化規模,從根本上決定了我國裝備和制造的先進水平。
長期以來,包括芯片、航空發動機在內,我國工業核心技術被西方“卡脖子”,主要就是“卡”在了材料上;“十三五”時期,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稀土永磁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等重點品種材料的技術突破,為海洋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物聯網、高鐵等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步入“十四五”,5G、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技術快速發展,我國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轉型需求愈發迫切,這對材料產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是,在關鍵材料方面,很多技術都被國外壟斷,尤其粉末冶金高速鋼等高端材料,生產技術和裝備一直受制于人,這也成為中國制造的“卡脖子”痛點之一。
2018年初,作為一家擁有30年高速鋼材料生產技術積累的民營企業,天工國際毅然決然肩負起中國粉末冶金材料研發和規模化生產,破解“卡脖子”關鍵技術的時代命題。2018年下半年,天工國際粉末冶金項目正式啟動,2019年11月,中國首條規模化粉末冶金生產線在世人矚目中正式投產,一度成為新材料行業關注的焦點。如今,4年來天工國際已經成功攻克了國外“卡脖子”的粉末冶金關鍵技術,完成了數十種粉末鋼種研發化生產,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際壟斷,成為中國特殊鋼行業的一面鮮亮旗幟。
粉末高速鋼是合金粉末的制成技術,在冶金技術較先進國家發展研發距今已逾二十多年歷史。粉末高速鋼組織均勻,晶粒細小,消除了熔鑄高速鋼難以避免的偏析,因而比相同成分的熔鑄高速鋼具有更高的韌性和耐磨性,同時還具有熱處理變形小、鍛軋性能和磨削性能良好等優點,可制造昂貴的端切削工具,如拉刀、齒輪滾刀、銑刀等,還可以用于高載荷模具,航空高溫軸承以及特殊耐熱耐磨零部件等等等。
粉末冶金鋼由于冶煉工藝十分復雜,目前世界上只有瑞典、美國、奧地利、法國、日本和俄羅斯等少數國家可以生產,全球粉末高速鋼生產主要集中在7家企業,總產能約2.4萬噸左右。我國粉末冶金高速鋼當前產量比例很小,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下游企業認知不足,市場尚未充分挖掘,行業空間大。
目前,天工的粉末冶金技術已經在追趕國際先進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在裝備上配套了噴射成型、Inteco制粉系統、500Kg制粉系統、昆塔斯熱等靜壓機和川西熱等靜壓機以及篩分、包套等等主輔設備,使粉末冶金材料年產能目前可達5000噸。未來3-5年,天工將持續加大粉末材料的研發、擴能,目標成為全球首家粉末冶金工模具鋼材料產能超萬噸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