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酒鋼125兆瓦及以上機組“表現亮眼”:截至11月底,機組利用小時數同比提高228小時,比全國火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高1150小時,持續保持行業先進水平,實現了高開機率、高負荷率和長周期連續運行。
機組利用小時數反映了發電設備在一定時間段內的平均利用率,是衡量發電企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的關鍵指標。與全國火電機組平均水平相比,酒鋼125兆瓦及以上機組利用小時數的優勢明顯。這一成績的背后,是酒鋼多年來在技術創新、管理優化、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和持續投入。
特別是今年以來,火電機組生產飽受以電煤價格激增為主的市場沖擊,創效能力受到嚴重制約。對此,宏晟電熱公司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大對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和應用力度,不斷提升機組發電效率和性能指標。同時,牢牢把握“精益管理降本增效”的基本要求,注重管理模式的創新和優化,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突破性抓好精益管理,確保機組穩定運行,充分挖掘發電潛力,實現了生產、經營、管理的協同發展。
一方面,高度重視設備的日常維護和檢修工作,投入大量資源用于設備升級改造和技術創新;采用先進的監測技術和設備診斷工具,對機組進行實時監測和故障預警,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問題,確保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同時,加強設備檢修計劃的制定和執行,嚴格按照檢修標準和規范進行操作,保證設備性能始終處于最佳狀態,為機組高效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在確保電力穩定供應的同時,根據市場需求和設備狀態,優化發電調度策略,根據用電需求峰谷變化靈活調整機組發電負荷,最大限度提高設備運行效率,減少不必要的停機時間,最大化提升機組利用效率。
此外,宏晟電熱公司積極拓展市場,加強與各方的合作與溝通,優化電力銷售策略,提高市場份額。通過參與電力市場交易,靈活調整電價,增強市場競爭力,為機組滿負荷運行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通過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技術創新,125兆瓦及以上機組利用小時數實現了顯著提升,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為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作出了積極貢獻,在行業內樹立了標桿。”宏晟電熱公司熱電生產一作業區鍋爐運行責任工程師苗長春說,今后該公司將繼續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不斷探索優化機組運行管理的新模式、新技術,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為保障電力供應、推動能源轉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李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