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鋼敏銳捕捉行業信息,緊跟“雙碳”進程,堅持“風”“光”互補、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扎實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和煤電機組“三改聯動”,持續建設具備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等特征的新型電力系統,大力推進能源產業轉型升級。
聚焦節能降耗技術研究,供電煤耗達到歷史最優水平;12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并網發電,實現國家第一批“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項目并網發電目標;推進燃煤機組新能源替代深度調峰,系統調峰能力達到153.5萬千瓦……
隨著“雙碳”目標的實施推進,新能源在我國能源中的比重不斷提升。酒鋼敏銳捕捉行業信息,緊跟“雙碳”進程,堅持“風”“光”互補、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扎實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和煤電機組“三改聯動”,持續建設具備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等特征的新型電力系統,大力推進能源產業轉型升級。
沿著追“風”逐“光”這條路徑,酒鋼加快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全力優化調整能源結構,在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進程中邁出了堅定步伐——
嘉峪關、酒泉地區,是我國新能源資源富集地區,有“陸上三峽”之稱。2021年,酒鋼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政策機遇,主動謀劃建設智慧電網及新能源就地消納示范項目,通過集中式和分布式兩條路徑開展新能源開發工作。為加快推進新能源項目,酒鋼成立電力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工作推進組,形成多部門協力推進、定期督辦的工作機制,同時成立能源部,專責牽頭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
集中式新能源開發包括金塔白水泉光伏發電項目和玉門紅柳泉風電項目,總建設規模2400MW,以綠電專線形式接入酒鋼集團電網消納,形成了傳統高載能企業開展新能源就地消納的新模式,對提高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實現新能源就地高效利用、有效降低企業碳排放具有示范意義。
目前,酒鋼集團240萬千瓦智慧電網及新能源就地消納示范項目第一批120萬千瓦風光項目并網發電、第二批40萬千瓦光伏發電工程具備并網調試條件、第二批80萬千瓦風電工程開工建設。分布式新能源已并網發電30MWp,東興鋁業6×6MWp分布式光伏項目開工建設,新型能源系統建設工作穩步推進。
“除做好發電工作外,作為電力領域中二氧化碳排放的重點行業,煤電行業還應兼顧安全、技術和經濟目標,大力推動‘三改聯動’。”宏晟電熱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唐長忠說,煤電“三改聯動”如果實施得當,將極大助力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簡單來說,“三改聯動”就是針對煤電機組進行的三種技術改造:節能降碳改造讓煤電機組降低度電煤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供熱改造讓煤電機組能夠承擔更多的供熱負荷,實現對低效率、高排放的分散小鍋爐的替代;靈活性改造讓煤電機組進一步提升負荷調節能力,為新能源替代釋放更多電量空間,并幫助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在節能降碳改造方面,酒鋼大力開展2×350兆瓦機組乏汽余熱回收改造項目。技術人員編制改造方案、組織人員培訓、開展運行預演,在不斷提高操作人員技能水平的同時,著力控制各項不穩定因素。項目建設過程中,相關人員統籌優化資源配置,積極組織計劃實施,嚴格落實質量責任和程序性文件要求,有力促進了工程建設管理工作。該項目實施后,年增發電量8000萬千瓦時,增加供電收益2104萬元。因低壓缸做完功的乏汽被熱泵有效利用,發電機組冷源損失減少,2×350兆瓦機組年可節約標煤9.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6.57萬噸,節能減排效果顯著,有效改善冬季采暖期的空氣質量。
在供熱改造方面,酒鋼積極響應國家節能環保政策,大力投入供熱改造項目。在熱源端,酒鋼對老舊供熱設備進行全面檢修與更新,引進先進的智能控制系統,實現供熱參數的精準調控,提升了供熱效率。同時,對供熱管網進行優化,通過管道保溫升級和線路優化,減少熱量損耗,確保熱能高效輸送至用戶端。“供熱改造不僅提升了供熱質量,也帶來顯著的環保效益,有效助力城市空氣質量改善。”宏晟電熱公司總工程師米玉鴻說道。
有效實現新能源替代,維持其合理利用率,已經成為新能源產業的頭等大事。近年來,酒鋼加強市場機制創新,除按照甘肅省電力調度中心指令操作外,創新使用更適應新能源發電特性的“現貨電價”方式,適時開展新能源替代。同時,逐步擴大新能源市場化交易比例,實現新能源發展與市場建設協調推進,促進新能源更大規模替代。在此基礎上,酒鋼多措并舉優化機組協調控制方式,千方百計促進清潔能源替代,通過“拓深度+提速率”,有效提升了機組的調峰能力和新能源消納水平。
在改進電網運行方式的基礎上,酒鋼優化調峰策略,深入開展發電機組深度調峰工作,組織完成網內320兆瓦以上機組AGC聯調試驗并開展機組不間斷定期輪換運行,為新能源替代期間負荷調整快速響應提供技術支撐,同步完成125兆瓦機組深度調峰試驗,并將125兆瓦機組負荷降低至50兆瓦,在有效節約企業用電成本的同時,進一步拓展了電網調峰資源、增強了調峰能力,為新能源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替代環境。
智慧能源管控中心具備基本運營功能,也為新能源接入替代工作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2024年,酒鋼集團智慧電網及新能源就地消納示范項目智慧能源管控中心項目正式啟動,重點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打造現代能源體系下智慧電網調控管理系統和支撐新能源高效就地消納的能源網絡,構建風光火荷儲高度融合的新型電力系統框架。
智慧能源管控中心項目基于創新平臺和前沿技術,集成智能運維、源網荷儲、輔助控制、現貨市場等模塊功能,創新體系架構與功能組織模式,建立了能量管理、輔助監控、運行管理三大智慧能源管控體系,包含實時監控、自動控制和網絡分析等12項業務模塊,配套開展調度大樓擴建、通信系統升級、穩控系統改造及策略校核工作,有力促進了電網調度的深度自動化、廣泛智能化和全景可視化,全力支撐電網綠色、低碳、安全、高效運行。
在“能碳協同”管理模式下,酒鋼強化源網荷協同發展、加快能源結構轉型升級工作初見成效。2024年,酒鋼累計置換新能源電量31.03億千瓦時、節約標煤93.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42.5萬噸,實現了促進治污減霾、助力節能減排的環境效益和新能源發電廠多發電、用電企業少花錢的經濟效益。(李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