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寶武集團中南股份韶鋼工程設備制造事業部輥樣車間依靠技術攻關,優化改進高速鋼軋輥橫肋銑刻加工工藝獲得成功,有效提升了加工效率,保證了備輥加工質量,降低了刀片損耗。
技術難點:高速鋼軋輥加工的“三重難”
中南股份軋材廠使用高速鋼成品軋輥后,效果良好,但是橫肋銑刻加工難度大,效率低。高速鋼材質硬度極高(通常達HRC83以上),月牙槽銑削過程中存在刀具損耗嚴重、加工精度不足、效率低下等痛點。首先,刀具損耗嚴重,加工過程中刀具磨損速率較高硼輥提升3-5倍,頻繁崩刃、讓刀現象導致單次換刀加工量不足標準深度的60%;其次,精度控制困難,換刀后刀具零點定位偏差常超過0.1mm,導致月牙槽輪廓錯位,不符合質量要求;再次,成本居高不下,采用CBN刀具雖能提升耐用度,但單片成本高達普通硬質合金刀具的8-10倍,若采購CBN刀具雖能緩解部分問題,卻因成本過高不符合企業降本增效要求。
工藝創新:分階銑削與零點校準
針對上述難題,輥樣車間創新創效團隊創新性提出“三級漸進銑削+零點補償”工藝、階梯式進刀策略,將加工分解為粗銑、半精銑、精銑三階段,逐步釋放材料應力,降低切削阻力。
實時動態監測:出現讓刀時回零點換刀,每次換刀前后,實時檢測刀尖與零點偏移量,偏移時回零校準,確保加工精度始終處于可控范圍之內。
同批次磨刀:自動磨刀機同批次磨刀,確保同一條槽為同批次磨刀,確保換刀前后刀具形狀一致,徹底消除接刀痕跡。
實施成效:降本與提效雙提升
經產線驗證,新工藝實現三大突破:刀具消耗降低62%:硬質合金刀具壽命從1槽/片提升至2槽/片,月均節省刀具90片,用硬質合金刀具代替CBN刀具,直接成本節約超1000元/月;加工效率提升40%:單槽加工時間由193分鐘縮至117分鐘,加工效率從7.5槽/日增至12槽/日;質量合格率達99.5%,完全滿足高硬度軋輥技術要求。
該工藝通過分階段切削控制熱應力累積、動態補償保障加工連續性、精準對刀消除Y軸誤差,形成了一套高硬材料加工的系統性方法,為高硬度軋輥加工提供技術借鑒,有效助力高速鋼軋輥加工提質增效。(李書紅 傅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