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视频一区在线播放,欧美日韩美女高清不卡视频在线播放,欧美色猫咪在线观看麻豆视频,日韩欧洲高清在线

首頁 >> 兩會云客廳

穩增長 穩市場 推動供需動態平衡
時間:2023-03-27| 編輯:張雨恬|【
  編者按
  主持人:呂曉崑 樊三彩 劉經緯 邵啟明 丁衛國
  2022年,工業“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得到彰顯。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1%,好于市場預期。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2023年GDP增速預期目標設為5%左右。
  2023年,政府工作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鋼鐵行業將如何練好內功、強身健體?將如何實現供給與需求的動態平衡?本期的《兩會云客廳》特別邀請來自鋼鐵行業及有關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和相關企業代表,請他們談談鋼鐵行業穩增長穩市場的那些事兒。
· 本期 嘉賓·
盛更紅 全國人大代表,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黨委書記、董事長
董才平 全國人大代表, 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總裁
袁斯浪 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 黨委書記、董事長
趙宗合 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一冶鋼構公司電焊工
楊正平 全國人大代表、 柳鋼集團質量部 化學研究室化驗工
  1.如何看待2022年鋼鐵行業運行情況?能否結合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具體談一談?
  盛更紅:2022年第二季度以來,鋼鐵行業已跨過上行周期頂點步入下行通道,鋼材市場“供需兩弱”局面短期內難以根本轉變;加之鐵礦石及煤、焦價格仍處高位運行,原燃料供給對鋼鐵企業成本的沖擊將持續。而不銹鋼行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更大。在原料端,近年來,印尼進一步嚴控鎳礦及初級鎳產品出口,國內不銹鋼企業鎳資源獲取難度將進一步加大;在產品端,國內不銹鋼企業市場空間日益受國外部分低成本不銹鋼擠占,對國內不銹鋼企業經營效益沖擊很大。
  趙宗合:鋼鐵行業在2022年表現出色,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6%,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1%,這也為鋼鐵行業在未來的發展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2022年全球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使得鋼鐵企業的生產成本上升,經營壓力增大。
  2.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哪些促進穩增長的措施讓你印象深刻,為什么?
  袁斯浪: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著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和“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讓人印象深刻。
  中國二十二冶擁有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鋼結構制造中心、綠色建材生產基地、重型裝備制造和精密鍛造五大產業八大園區,在裝配式建筑領域,打造了“裝配式鋼—混凝土結構體系”“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裝配式低能耗建筑”三大產品系列,其中前兩個產品體系被中國工程院院士組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鋼結構工程領域,在河北省唐山市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建設單體規模大、工藝先進的3座鋼結構產業園,具備復雜鋼結構安裝制作核心工藝,年產能超70萬噸以上;在重型裝備制造領域,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發鋼絲預應力纏繞、重型裝備壓機制造及安裝等多項自有核心技術,具有300毫米以下口徑高溫高壓閥門多向模鍛生產成套工藝技術及批量化、規模化生產能力,填補了國內精密鍛造領域空白。在綠色建材領域,采用“BIM+GIS+IoT”(“建筑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統+物聯網”)現代技術,在雄安新區建設了“全智能無人值守、全標號自動配比、全過程綠色零排、毫秒級高精度生產節拍控制”的現代化綠色建材生產基地,成為全國第一家獲得“四項體系認證”、第一家獲得“綠色建材產品認證”、第一家通過“綠色示范工廠”評定的混凝土企業。
  接下來,中國二十二冶將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技強企戰略,以科技創新推動建筑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加大裝配式建筑推廣力度,加快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不斷拓寬鋼鐵行業應用場景,促進建筑行業和鋼鐵產業深度融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趙宗合:2023 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這將有利于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提振下游行業對鋼鐵產品的需求。
  3.如何看待2023年鋼鐵行業面臨的總體形勢(包括上游原燃料供給、下游需求)?
  董才平:當前,中國鋼鐵行業正處于從追求規模效益階段轉向追求質量效益的發展階段。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鋼鐵企業要想經得住大浪淘沙,只能靠質量取勝,圍繞品牌化、數智化和綠色化3個方面進行轉型升級。首先,就是要做好產品。市場競爭的核心就是產品的競爭。只有持續加大對產品和技術的研發力度,不斷推動產品結構升級和質量升級,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其次,要擁抱數字化浪潮。鋼鐵行業發展到未來的時代,就是要靠智能化、數字化來引領行業發展,不再是以前傳統的“人海戰術”。所以,鋼鐵企業要大力推進數智化改造升級,加快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實現機器換人、數據換腦,把成本壓下去,把效益提上來。最后,要走好低碳發展之路。圍繞“雙碳”目標,鋼鐵企業要加快節能降碳等先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在節能環保方面進一步自我加壓,提高標準,持續推進低碳轉型、綠色發展。
  今年初以來,隨著國家各項政策效果的持續顯現、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鋼材市場出現了階段性回升行情,但是市場完全復蘇還需要一定的過程,在2年~3年內我認為整個行業還是要經歷一段難熬的時期,我們需要做的是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穩扎穩打、苦練內功。
  趙宗合:2023年鋼鐵行業面臨的總體形勢相對復雜,但也存在著一些機遇和挑戰。在上游原燃料供給方面,國內外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加之一些地方存在產能過剩和資源環境壓力等問題,可能會對原燃料供給產生一定影響。同時,在下游需求方面,隨著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不斷推進,相關領域需求將會逐漸升溫,這將有利于鋼鐵行業發展。
  總體而言,我認為鋼鐵行業的運行情況有望在2023年得到改善。
  因此,我認為鋼鐵行業在2023年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應對挑戰。首先,要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行業集中度,加強鋼鐵行業去產能、調結構等方面的工作。其次,要優化產品結構,加強技術創新,提高鋼鐵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同時,要加強環保工作,推動企業向綠色、低碳、循環經濟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
  楊正平:2023年國家提振經濟的信心強烈,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和穩經濟大盤政策的進一步實施,經濟將恢復發展。從鋼鐵行業分析,目前還存在鋼鐵企業生產原料成本高企和供給大于需求的問題,鐵礦石和國際焦煤價格雖然較前期最高點已明顯回落,但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同時鋼材市場需求恢復緩慢,但是相比去年,今年市場信心出現了明顯提升。隨著穩增長政策精準助力、地產政策松綁、擴內需政策落地等,近期工地項目復工復產加速,鋼鐵市場或將出現回暖態勢。受預期面及供需關系好轉影響,“金三銀四”的鋼材價格有望回歸上升通道。
  總體而言,我認為,2023年對于鋼鐵行業而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一年,雖然鋼鐵行業仍然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但是我國經濟活力將進一步釋放,將對鋼鐵消費形成支撐,我對今年的發展充滿信心和期待。
· 本期 嘉賓 ·
 
 
黃一新 南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張天福 晉南鋼鐵集團總裁
范鐵軍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
  1.如何看待2022年鋼鐵行業運行情況?能否結合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具體談一談?
  范鐵軍:正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遇到疫情等國內外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導致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在鋼鐵行業上也有深刻體現。其運行特點可以總結為“下降與波動”。在下降方面,一是鋼材消費量和粗鋼產量同時下降,二是行業利潤大幅下降,三是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下降。在波動方面,一是鋼材價格高開低走,二是鐵礦石價格大幅波動,三是焦炭價格巨幅波動,四是廢鋼價格先揚后抑。
  與“十二五”時期全行業虧損不同的是,面對此次行業調整,政府、行業、企業反應都極為迅速,為行業避免恐慌、恢復正常生產秩序奠定了堅實基礎。
  2.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哪些促進穩增長的措施讓你印象深刻,為什么?
  張天福: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令我印象深刻。晉南鋼鐵集團作為“山西省氫能產業鏈鏈主企業”,在布局氫能產業時發現,國家在頂層規劃設計、配套政策制定方面尚不明確、不完善,制約了我們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建議國家盡快完善加氫站等相關手續審批制度與流程,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為氫能產業發展提供強大合力。
  黃一新:我們對“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印象深刻。南鋼智慧運營中心引領行業示范標準,鐵區集控一體化平臺全部投用,關鍵指標再創新高,智慧采購一體化平臺上線,構建了更加高效、透明、智能的供應鏈生態。南鋼的數字化轉型推動了數據資產化試點,數據資產復用率提升50%,開啟了鋼鐵數據資產共享的新模式。
  范鐵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穩字當頭、 穩中求進, 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 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 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GDP增速目標設定在5%左右,CPI漲幅3%左右,一般公共預算赤字率由2022年的2.8%小幅上升至3%,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8萬億元。
  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為鋼鐵行業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與支撐,也有助于下游用鋼行業平穩發展,為鋼鐵行業拓展市場空間。產業政策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著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為鋼鐵行業提供轉型升級機遇;科技政策布局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攻關關鍵核心技術,為鋼鐵行業提供技術支撐;社會政策保就業、兜底線,為鋼鐵行業提供后勤保障。
  帶動鋼材需求關聯性強的領域主要是房地產、基建和制造業,基建投資在全國范圍內已經開始發力,預計在第二季度就能顯現成效;制造業預計可以保持穩健增長;關鍵是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房屋市場端的恢復、房地產投資能否筑底回穩才是鋼材需求的關鍵。
  3.如何看待2023年鋼鐵行業面臨的總體形勢(包括上游原燃料供給、下游需求)?
  黃一新:2022年末,國家多部門重申房地產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地位,伴隨房地產融資“三箭齊發”(信貸支持、債券融資、股權融資),國家加大保交樓保交付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在政策面和資金面雙重發力下,房地產銷售端有望逐步修復,預計2023年房地產需求較2022年略有回暖,考慮到房企拿地到新開工再到實際用鋼的需求傳導需要6個~9個月,2023年房地產業對鋼材需求下半年將好于上半年,但增幅有限。
  2023年大基建會成為托底經濟的主要抓手,預計從4月—5月份開始增長,伴隨資金逐步落實到位,存量項目發力,預計2023年基建增幅在6%以上。從南鋼目前手持大基建工程項目的需求訂單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今年第一季度銷量稍好于去年第四季度,但是由于礦石成本上漲更快,建筑用鋼盈利仍處于微利和邊際邊緣。從2023年第一季度看,工程機械行業已有底部復蘇跡象,三一、徐工、臨工及國機重工等龍頭工程機械企業率先啟動,訂單需求穩步上升。考慮全球經濟下行風險仍存,國際政治博弈加劇,全球貿易量萎縮,新接造船訂單不足,預計2023年造船用鋼總需求小幅下滑。但受油氣運輸高景氣度和部分落后老舊船淘汰更新拉動,2023年LNG(液化天然氣)船、油輪船和豪華郵輪需求小幅增長。
  范鐵軍:從資源供給方面來看,由于國產礦資源條件限制等因素影響,我國鋼鐵工業主要依靠進口鐵礦石保障的基本格局在短時期內難以變化,對外依存度仍將在80%左右波動。但隨著“基石計劃”的實施,國內鐵礦石產量有望提升,加之行業低碳發展的積極推進,進口鐵礦石量會出現小幅下降的趨勢。預計2023年我國進口鐵礦石量約為10.7億噸,同比減少3000萬噸。由于行業形勢較去年有一定程度好轉,電爐鋼企業開工率將有所提升,將出現廢鋼資源供給緊張的局面。
  從下游市場需求方面看,下游主要用鋼行業中機械、汽車、能源、造船、家電、鐵道、鋼木家具、自行車摩托車等行業鋼材需求呈增長態勢,建筑、集裝箱、五金制品等行業鋼材需求下降,綜合考慮產業政策導向及行業發展形勢,預測2023年我國鋼材需求量為9.1億噸。
  從未來行業發展趨勢看,一是作為基礎原材料產業,中國鋼鐵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地位不會改變,引領世界鋼鐵行業發展的重要中心不會改變。因此,鋼鐵企業應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二是作為典型的周期性行業,在歷經6年多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紅利期后,加之國內外供給能力高企不下、下游需求支撐不足的雙重影響,產能過剩風險依然存在。因此,可以預計,今年鋼鐵行業整體形勢應該好于去年,但也不能期望過大。畢竟在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調整階段,行業暴利時代將一去不復返,也不再需要,取而代之的是長期穩定低盈利新常態。
  張天福:2023年鋼鐵行業運行壓力仍然較大,鋼材生產多、需求少,社會庫存大,以前噸鋼1000元的盈利時代將一去而不復返,鋼鐵行業大面積虧損并有繼續擴大的趨勢,新一輪行業大洗牌已經到來。面對逐年遞減的鋼鐵產量和殘酷的市場競爭,我們鋼鐵企業要做好長期過“緊日子”“苦日子”的準備,通過降本增效來提高自身的生存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