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1月13日,天津市首個垃圾焚燒發電廠余熱供熱項目完成熱試,正式供熱。該項目利用發電廠蒸汽和冷卻水余熱實現冬季供暖,覆蓋東麗區金鐘街道新市鎮區域500萬平方米,為約5萬戶居民和商戶提供熱力需求。
為了實現低碳供暖,天津市東麗區城管委積極協調位于金鐘街道內的中節能垃圾發電廠和泰環垃圾發電廠,與專門從事節能技術開發的中石化新星綠源天津公司對接,為大畢莊供熱站尋找低碳環保的替代熱源。
“沒想到,三方一拍即合,該項目利用發電廠的蒸汽和冷卻水余熱,在兩家電廠建設余熱利用站,通過12公里供熱管網,將熱量輸送至大畢莊新建的換熱站,再分散到36個二級換熱站。”東麗區城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總投資3.6億元,一個供暖季可節省燃氣3000萬立方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33萬噸、二氧化硫0.97噸、氮氧化物2.43噸,節省政府燃氣補貼5000多萬元?!耙郧斑@些余熱排放掉,造成了能源浪費,這個項目落地后,提高了我們企業能源利用率。”中節能天津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說。
供熱首站里,1臺透平熱泵機組和2臺溴化鋰熱泵機組,以及4臺400千瓦循環泵馬力全開,對余熱進行最大程度梯級利用。中石化新星綠源天津公司生產技術部經理介紹,通過充分梯級利用,基本能實現投入1份熱量產出約6份熱量,使整套系統能效比達到5.9左右,可謂國內工業余熱利用的超前水平。
近年來,天津市東麗區深入挖掘區域內現有資源,不斷創新工作模式,積極為企業搭臺,實現企業間資源共享、強強聯合,更高效、優質地服務民生項目,讓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保效益和民生效益4方共贏。東麗區供熱燃氣管理事務中心主任說:“該項目用電廠余熱替代原大畢莊供熱站燃氣鍋爐,實現了東麗區冬季供熱安全、經濟、穩定、清潔運行,大幅降低供熱能耗和成本,緩解天然氣季節性供需矛盾,提高了熱電聯產效益,保障了居民供熱質量?!?(蔡立軍)
《中國冶金報》(2024年11月28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