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實習記者 楊悅 記者 樊三彩 報道
“特別是在市場需求沖擊較大的情況下,大型鋼鐵集團抗風險能力更加凸顯。”10月31日,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三季度信息發布會上,鋼協副秘書長石洪衛在回應《中國冶金報》記者提出的“鋼鐵企業當前推進重組并購的動力是什么”時表示,今年1月—9月份,利潤前10位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利潤合計為857億元,盡管他們的利潤總額同比下降了49.81%,但仍占當期會員企業利潤合計的92.3%。這10家企業集團鋼產量占會員企業的46.5%、占全國的36.7%;利潤率為3.86%。聯合重組的意義由此顯現。
他指出,加快鋼鐵企業重組進程、提高產業集中度是要素優化配置與高效利用、產能治理新機制、企業優勝劣汰、提升供給水平和質量、保持市場平穩運行的有效舉措,是實現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石洪衛表示,“十三五”以來,鋼鐵企業重組主要呈現出以下主要特點:一是中國寶武、鞍鋼等中央企業繼續發揮帶頭重組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國有資本進一步整合優化;二是沙鋼集團、建龍重工、德龍鋼鐵等民營鋼鐵企業發揮主動重組的靈活性作用,非國有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三是跨行業重組補強產業鏈,國際產能合作持續推進,實現了跨地區、跨所有制的聯合、整合、融合,合并效應顯著。
“‘十四五’期間,鋼鐵行業發展環境的變化是現實的,也是必然的,一個重點課題就是如何以充分的產能來滿足有限的需求,集中精力策劃產能治理新機制與推進企業聯合重組是兩大行業基礎措施。”石洪衛特別指出。
因此,對于下一步推進鋼鐵企業兼并重組,石洪衛認為,國家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力度,發揮好引導作用,破除阻礙重組的體制機制障礙,完善政策支持和保障體系,為鋼鐵行業進一步推進兼并重組提供以下三方面的支持。
一是發揮政府指導作用。以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為遵循,做好產業政策引導,在置換、備案、環保、能耗雙控、財政稅收、要素跨地區自由流動等方面對聯合重組項目給予重點支持,同時研究解決好退出機制,鼓勵優勢企業牽頭重組核心企業,積極開展產能跨區域重組,優化布局結構。
二是鼓勵國有企業以投資入股、聯合投資等多種方式參與非國有企業進行的股權融合、戰略合作、資源整合,鼓勵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資擴股及企業經營管理。
三是完善節能環保指標調整機制。在確保地方政府完成污染物排放總量、能耗雙控目標的前提下,允許跨區域企業集團進行跨區域環保能耗指標調整,調動企業重組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