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视频一区在线播放,欧美日韩美女高清不卡视频在线播放,欧美色猫咪在线观看麻豆视频,日韩欧洲高清在线

首頁>新聞中心>獨家報道

節后復工安全第一課:《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 征求意見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2025-02-11 14:03:00

  編者按
  春節假期結束,鋼鐵企業陸續復工復產,生產一線再次響起機器的轟鳴聲。在這鉚足干勁的時刻,一項關乎鋼企生產安全的工作也來到了關鍵階段——距離2月25日《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僅剩2周時間。
  近年來,鋼鐵行業極度重視煤氣安全工作。但部分鋼企在安全管理、技術操作等方面仍存在薄弱項。《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在2005年發布、2006年實施的《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基礎上,根據近些年來鋼企等在煤氣安全領域應用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國家發布的相關政策性文件和技術標準,以及冶金行業的典型事故案例進行了完善。
  安全生產沒有旁觀者,只有共建者。本期將聚焦《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的部分內容,期待能夠吸引來自一線工人的操作經驗、技術專家的專業建議、基層監管的實踐智慧,為《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的完善注入鮮活力量。
 
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呂曉崑

  管行業必須重視安全,管業務必須重視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重視安全。
  隨著能源結構轉型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推進,鋼鐵行業在煤氣安全管理方面面臨著新的壓力和挑戰。
  2024年11月份發布的《“雙碳”目標下加快工業領域終端電氣化研究——鋼鐵行業報告》顯示:煤炭和焦炭占鋼鐵行業購入能源的90%以上。其中,60%以上的煤炭和焦炭轉化為焦爐煤氣、轉爐煤氣、高爐煤氣等各種煤氣使用。另據分析顯示,鋼鐵企業煤氣占總能源的70%,副產煤氣占總能耗的32.2%。
  煤氣是鋼鐵行業常見能源之一,但煤氣本身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性,且含有一氧化碳、氫氣、甲烷、碳氫化合物、硫化氫、苯等成分。其中,一氧化碳、硫化氫、苯等具有毒性。
  資料顯示,焦爐煤氣具有極強的易燃易爆性;高爐煤氣、轉爐煤氣和鐵合金爐煤氣不僅具有易燃易爆性,而且還具有極強的毒性。在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情況下,極容易發生事故,不僅威脅著鋼企員工的生命安全,還影響著鋼企的生產效率和社會穩定。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24年發生的兩起鋼企煤氣相關事故中,就有6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082萬余元。
  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關鍵是要做出制度性安排。
  近年來,我國陸續發布了一系列與煤氣安全相關的政策性文件和技術標準,對煤氣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應急管理部令第10號)、《工貿行業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版)》(安監總管四〔2017〕129號)、《關于開展鋼鐵企業煤氣安全專項治理的通知》(應急廳函〔2019〕264號)、《進一步加強冶金企業煤氣安全技術管理有關規定的通知》(安監總管四〔2010〕125號)等明確要求企業提高煤氣生產、儲存和運輸環節的安全防護措施。
  上述文件和標準在發布實施后,原有的《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在部分技術內容上與現有法規標準存在不一致。這種不一致不僅容易導致企業在執行過程中產生困惑,也可能影響煤氣安全管理的實際效果。
  2024年12月27日,應急管理部執法工貿局發布關于對《鋁加工(深井鑄造)安全規范》《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兩項工貿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公開征求意見的函,旨在于2025年2月25日前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此次發布的《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涵蓋了一些近年來在煤氣行業廣泛運用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如全封閉式眼鏡閥、防泄漏安全型煤氣排水器、轉爐煤氣干法除塵、BPRT技術等。
  此外,為滿足工業企業煤氣安全管理的需要,該標準的修訂完善還將近年來冶金行業典型煤氣生產安全事故,從生產、使用、回收(凈化)和儲存等方面納入考量。
  下面,本文將首先梳理《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相比于《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的變化,然后結合《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中提到的3起鋼企煤氣安全事故和4項新技術/新設備,聚焦新形勢下的鋼企煤氣安全管理工作,最后結合有關部門的要求,對鋼企的煤氣安全工作提出建議,期待能夠拋磚引玉,助力《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的進一步完善。
  《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
  相比于《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的變化梳理
  通過將《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與《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進行對比后發現,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共有技術性變化22項,其中修改變化占2項、補充完善變化占10項、增加變化占8項、刪除變化占2項。具體見下表:
  表1顯示,對比《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在術語和定義方面共計有2項變化,其中修改、增加各占1項;煤氣設備與管道的附屬裝置方面共計有5項變化,其中修改、增加、刪除各占1項,補充/完善占1項;煤氣生產、回收、凈化的安全要求方面共計有2項變化,其中修改、增加各占1項;煤氣管道方面共計有6項變化,為變化最多的方面,其中增加占2項,補充/完善占4項;在煤氣設施的操作與檢修安全要求方面共計有3項變化,均為此次征求意見稿中的增加項;在煤氣調度及煤氣防護,總體要求,煤氣加壓站、混合站與抽氣機室3個方面各有1項變化,分別為增加項,增加項,補充/完善項;天然氣相關條款,實施過程執行相關專業標準全部被刪除。
  觀察這些變動,可以總結出以下3點規律:
  首先,此次修訂側重于填補空白和細化規定。例如隔斷裝置的相關術語和定義,在《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中的表述為配置在煤氣管道上,用于隔斷煤氣,具有保持煤氣不泄漏到隔離區域功能的裝置,并備注了具有此功能的裝置,可以是一個獨立的設施,也可以由組合的設施組成。而在《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中的表述為凡在系統無異常狀況下,處于關閉、封止狀態,其承受介質壓力在設計允許范圍,具有煤氣不泄漏到被隔斷區域功能的裝置。相較于后者,前者明確了該裝置的安裝位置,且注重裝置形式的多樣性。
  其次,煤氣管道相關要求變化最多。如表1所示,該部分有6項改動,涵蓋2項增加、4項補充/完善,表明煤氣管道安全管理的規范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最后,安全操作、設備管理是此次修訂的重點方向。如表1所示,煤氣設施的操作與檢修安全要求全部為新增,突出了對安全操作流程的強化。同時,煤氣設備與管道附屬裝置方面的修訂類型多樣,顯示出設備管理的多維度優化。
  3起事故看鋼企在煤氣安全工作中
  可能存在的風險點
  在《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的標準主要技術內容及確定依據中提到了3起發生在鋼企的安全事故,本部分將回顧這3起事故(鋼企名稱分別用ABC代替,內容均來自官方通報),并總結出這些事故的共性。
  A鋼企事故描述:該鋼企煉鐵廠在處理異常爐況過程中,發生了一起較大生產安全事故。事故發生時,煉鐵廠二號高爐爐內壓力突然陡升,導致煤氣上升管的波紋補償器爆裂。爆裂處的高溫焦炭從爆裂點噴出,掉落至出鐵場平臺和安全通道。事發時,平臺及安全通道上的作業人員未能及時避險,造成多人傷亡。
  A鋼企事故原因分析:該廠高爐4個上升管處的爐頂溫度超出正常范圍,并呈現不均勻的分布。為了降低爐頂溫度,操作人員長時間通過爐頂打水裝置連續打水,但所打入的液態水未經霧化處理,部分直接落入爐料中。在爐內進行減風操作時,爐料崩裂,部分含水的爐料進入爐體下部的高溫區域。水份在高溫下迅速汽化,體積急劇膨脹,導致爐內壓力急劇升高。
  此外,由于爐頂放散閥處于“手動”操作模式,且未與爐頂壓力聯鎖,未能及時自動開啟以釋放爐內過高的壓力,導致爐內壓力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最終,煤氣上升管的波紋補償器爆裂,致使高溫焦炭噴出并落在作業平臺及安全通道,導致了嚴重的人身傷亡。
  B鋼企事故描述:該鋼企煉鐵廠在進行新風機技術升級過程中,發生了煤氣泄漏事故。事故發生時,作業人員在引入煤氣作業的過程中未能有效控制作業環境,導致煤氣泄漏,進而引發了煤氣中毒事故。事故共造成多人傷亡,直接經濟損失達到465萬元。
  B鋼企事故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是該廠在進行煤氣作業時未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執行,存在明顯的安全隱患。該廠作業人員在煤氣引入過程中未能充分識別和控制環境風險,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企業在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安全檢查和應急處置準備;煤氣泄漏事故暴露了企業在作業風險識別、設備檢查、作業人員培訓等方面的不足。
  C鋼企事故描述:該鋼企酸再生機組在施工過程中發生煤氣泄漏事故。該公司施工人員發現煤氣報警點報警,現場有煤氣味,并通知相關操作人員。在確認了泄漏點后,相關人員組織在場施工人員撤離,同時向上級報告,要求停爐。
  接到通知后,該公司管理人員安排疏散泄漏現場人員,維修人員進入泄漏區域進行搶修,并于當日下午完成修復。不久后,該公司現場維保人員在施工區域發現有三人暈倒,緊急聯系醫療救護將其送往醫院救治。最終,三人經搶救無效死亡。該事故共造成三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474萬元(不含事故罰款)。
  C鋼企事故原因分析:直接原因是酸再生機組過濾器排污閥附近大門有縫隙,事故當天氣溫偏低,造成排污閥凍裂,煤氣大量泄漏,現場應急疏散過程中,未發現泄漏區域三名施工人員,造成三名施工人員煤氣中毒死亡。間接原因是事故相關企業隱患排查、應急處置措施不當;對現場安全管理不到位;相關負責人未落實安全管理措施。
  通過分析以上3起安全事故,可以發現其中的4項重點問題:
  安全管理與操作規程執行不到位。如在A鋼企的事故中,爐頂放散閥未聯鎖,導致壓力失控;B鋼企的事故中,作業人員在煤氣引入過程中未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未能有效控制作業環境;C鋼企的事故中,一直未采取措施修復因環保工程施工拆除的大門,造成存在煤氣排污閥凍裂的隱患。上述情況說明,部分鋼企的安全管理體系存在漏洞,作業人員未嚴格遵守安全規程,導致事故發生。
  設備維護和安全檢查力度不足。如A鋼企事故的波紋補償器未能承受瞬間壓力變化,導致煤氣噴出;B鋼企事故暴露出企業在設備檢查和作業風險識別上的不足;C鋼企事故發生時,固定式煤氣報警儀終端未報警。上述情況說明部分鋼企存在未能及時發現和排除設備隱患,導致安全設施失效,引發煤氣事故的問題。
  煤氣泄漏控制和防護措施不足。如A鋼企爐頂壓力失控,導致煤氣噴出;B鋼企煤氣泄漏未得到有效控制,導致中毒事故;C鋼企事故中盡管下達了撤離指令,但未能確保所有人員完全撤離。上述情況均涉及煤氣泄漏,且缺乏有效的泄漏監測、隔離和應急控制措施。
  應急響應機制和人員培訓缺失。如A鋼企作業人員未能及時避險,導致傷亡;B鋼企作業人員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訓,未能妥善應對煤氣泄漏;C鋼企相關負責人未落實安全教育培訓且未提供提供便攜報警及呼吸閥等安全防護用品。上述情況說明部分鋼企的部分作業人員安全意識薄弱,且缺乏必要的培訓和應急響應能力。
  從4個新設備/新技術看
  《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
  如何銜接現實
  本部分對《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中提到的4個新設備/新技術,根據相關資料整理出如下表格(見表2),分別從功能特點、應用場景、技術優勢和經濟效益等方面對其進行介紹:
  綜合來看,上述新設備/新技術的改進方向大致可分為2個方面:一是降低安全風險,二是提高煤氣生產、回收、凈化的效率。
  如在眼睛閥方面(見表3),相比《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征求意見稿對相關設備/技術的要求更加細化,強調場景適配和條件限制。
  再如在排水器方面,普通型水封式煤氣排水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柱高度克服煤氣壓力,通過封住煤氣,將煤氣管道中的冷凝水、積水等以溢流方式自動排出。在煤氣管網壓力正常情況下,排水器能夠安全運行。但如果管理不善,造成煤氣排水器被擊穿,大量煤氣泄漏則會引發煤氣爆炸事故發生。為了防止悲劇的發生,鋼鐵企業積極對設備進行改造。
  對此,《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針對冷凝物排水器提出相關要求,對水封有效高度及高度檢驗頻次、排水器連接管與煤氣管道的連接方式、不同煤氣管道的排水器、寒冷地區露天環境的排水器做出了詳細的規定。
  此外,《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還針對轉爐煤氣干法除塵和BPRT技術的應用做出了相應的補充/調整。總的來說,相比于《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一方面強化了作業規程執行、安全設備管理、煤氣泄漏防控及人員管理培訓等;另一方面,緊密結合了近年來煤氣安全管理的最新技術進展,推動行業標準向更加精細化、系統化的方向發展。
  對鋼企推動煤氣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議
  本部分將結合安全生產執法和工貿安全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冶金行業生產安全事故分析》,對鋼鐵企業煤氣安全工作提出下列措施與建議:
  強化鋼鐵企業煤氣安全標準化管理。鋼企應充分發揮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在煤氣安全保障中的基礎性作用,將其作為企業長期實施的核心安全管理措施。相關部門應在企業提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質量的評審中,推動提升鋼企的煤氣安全標準化建設水平,對存在重大煤氣安全隱患的企業,實行“一票否決”機制,堅決消除安全風險隱患,同時激勵達標企業,形成良性循環。
  強化鋼鐵企業煤氣安全風險研判。鋼企應組建設備、儀表、安全等專業技術團隊,精準識別新工藝、新設備在煤氣作業中的安全風險,制訂有針對性的安全管控和應急處置措施;組織技術專家,為新工藝、新設備的安全應用提供科學指導,確保煤氣安全管理與技術創新同步推進。
  強化新工藝設備安全風險研判。鋼企應組織設備、儀表、安全等專業技術團隊,精準識別新工藝、新設備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并根據風險特點制訂相應的管控措施和應急處置方案。
  強化鋼鐵企業煤氣安全隱患動態清零。鋼企應建立健全煤氣安全隱患自查自改的常態化機制,嚴格按照《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開展全面排查和整治,重點關注煤氣泄漏、煤氣爆炸等易導致群死群傷的重大隱患,實施專項治理并嚴格落實整改措施。
  堵塞承包作業安全管理漏洞。針對承包作業中暴露出的深層次安全管理問題,鋼企應通過加強督導和嚴格執法,確保各方安全生產責任得到落實,構建起企業與承包商之間的安全共同體。鋼企特別要加強對承包作業的安全檢查和監督,確保外包作業人員的安全管理與企業本身的安全生產要求一致,杜絕疏漏和違規操作。
  提升鋼企煤氣安全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鋼企應加快建設和應用煤氣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實現煤氣濃度、壓力、溫度等關鍵數據的實時監測和自動報警,提高事故預防能力。同時,鋼企還可以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推動煤氣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升級,增強風險分析與應急響應能力;推廣煤氣區域的機器人巡檢系統,減少人員進入高危環境的概率,降低作業風險和人力投入,全面提升鋼鐵企業煤氣安全的本質化管理水平。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張雨恬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品牌聯盟
  • 燃燒裝置2.gif
  • 湖南華菱集團.jpg
  • 山東鋼鐵集團.jpg
  • 1_看圖王.png
  • 微信圖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鋼.jpg
  •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貞里三區26樓 郵編:100029 電話:(010)64442120/(010)64442123 傳真:(010)64411645 電子郵箱:csteelnews@126.com

    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法律顧問:大成律師事務所 楊貴生律師 電話: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國鋼鐵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0701626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