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鋼礦業公司密地選鈦生產線(何仁江 攝)
本報記者 孟祥林 通訊員 楊子昂
今年初,當鞍鋼集團攀鋼礦業有限公司選礦分公司密地選鈦產線收獲“最優產線”獎杯時,在這條年近半百的“鈦爺爺”生產線上,一出現實版“老驥伏櫪”的硬核劇本正在精彩演繹。從銹跡斑駁的老設備到行業頂流,從默默無聞到近7年累計盈利高達69億元,這條產線的逆襲之路,比熱血動漫還要“燃”!
“當初走進車間,設備‘喘氣聲’比工人說話聲還大?!贝诌x作業區生產丙班副班長周純銀摸著新安裝的SLon-2500磁選機說。2017年,當攀鋼喊出“打造行業標桿”時,這條1979年建成投產的老線已滿身“老年病”:設備“咳嗽帶喘”、技術如同祖傳秘方、能耗高得讓人血壓飆升。
但攀鋼人偏不信邪!他們給產線來了場“鈦級整容”:國內首臺高壓深錐型高效濃縮大井上崗,智能控制系統讓設備學會“自己思考”,就連除塵系統都裝上了“空氣凈化器”。用“90后”技術員桂華明的話說:“這波操作就像給諾基亞換上了華為芯!”
走進如今的生產線,仿佛闖入科幻片現場。智能平臺實時播報著“設備心電圖”,回收率指標“飆升”到行業TOP1。最讓工人們得意的,是那套自主研發的“鈦元素抓捕系統”——“以前流失的鈦精礦,現在全被咱們的‘天羅地網’逮回來了!”粗選作業區丙班職工田仁江與魯濤邊說邊比劃。
更絕的是“零故障”神話的誕生。2024年,設備突發故障率歸零,工友們笑稱:“現在設備比養生青年還自律,到點自檢,主動‘敷面膜’(自動潤滑),咱們都快成車間觀光導游了!”
在這波硬核升級中,最閃亮的還屬“人”的變化。那個在市級技能大賽包攬前三的浮選“天團”,日常畫風是這樣的:“熊將技能浮選工作室”帶頭人熊將,帶著徒弟們搞“鈦元素追擊戰”,把浮選槽變成“尋寶戰場”。
更“卷”的是學習氛圍——六西格瑪“黑帶資格”成了新時尚。前不久,獲得第二屆“攀鋼十大青年創新人才”榮譽稱號的周純銀,就馬不停蹄帶著工友們搞起“鈦精礦尋寶2.0版”,把生產指標玩成了升級打怪游戲。去年,他和同事的創新項目“以精益思想為引領,以改善為手段,提高鈦精礦金屬回收率”成果,榮獲2024中國精益數智化創新改善大賽三等獎。
7年“修煉”,這條“鈦爺爺”生產線徹底支棱起來了!單線規模全國稱王,勞動生產率同樣領先于同行,更夸張的是二氧化鈦回收率在行業內獨占鰲頭。
如今站在榮譽墻前,選礦分公司主要負責人李金眼眶發熱:“69億元盈利不只是數字,是咱們把每粒鈦精礦都當‘金豆子’摳出來的執著。”而年輕工友們早有了新目標——他們正在秘密研發“鈦ChatGPT”,說要讓生產線學會“自愈功能”,把“零故障”紀錄一直保持下去。
這條生產線的逆襲,藏著中國制造的硬核密碼:既有老工匠“繡花功夫”的堅守,又有Z世代(網絡流行語,通常是指1995年—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玩轉科技”的鋒芒。當傳統工業遇上青春風暴時,“鈦爺爺”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敢想敢拼,老樹不僅能發新芽,還能開出鈦金屬般閃耀的花朵!
《中國冶金報》(2025年04月08日 04版四版)